技術文章
LC系統(tǒng)擴散對單抗聚集體和片段SEC分析的影響--選擇最佳色譜柱規(guī)格
閱讀:1002 發(fā)布時間:2021-7-5簡介:過去,體積排阻色譜(SEC)是評估重組蛋白生物治療藥物中非共價蛋白質聚集體 (高分子量物質[HMWS])時應用廣泛的方法1 。但近年來,由于SEC色譜柱和LC 系統(tǒng)的性能提升,使用SEC對這些樣品中的蛋白質片段(低分子量物質[LMWS]) 在非變性的條件下進行分析的方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。其中受關注的, 是針對鉸鏈區(qū)水解降解所產生IgG單克隆抗體(mAb)片段的分析方法2 。相較于將 單體(約150 KDa)與二聚體和更高分子量形式HMWS(≥300 KDa)分離的傳統(tǒng)分 離方法,LMWS片段(分子量為mAb單體分子量三分之二(約100 KDa)的mAb主 要形式)的分離可能更具挑戰(zhàn)性。這是由于LMWS與單體的大小 (流體動力學半徑)相比于單體與HMWS蛋白質的大小更加接近。由于蛋白質洗 脫順序中低濃度LMWS峰作為主(單體)峰上的拖尾肩峰洗脫,使分離難度進一 步增加。 雖然使用粒徑為亞2 µm的SEC色譜柱能夠提高效率,從而提高HMWS和LMWS 的分析通量,但由于色譜柱硬件和填料的限制,這些高柱效SEC顆粒僅適用于內 徑為4.6 mm或更小的色譜柱。使用HPLC色譜系統(tǒng)時,通常因為SEC粒徑為3 µm 及以上,可以選擇7.8 mm內徑的色譜柱。雖然許多HPLC系統(tǒng)也能夠在這些內 徑為4.6 mm的SEC色譜柱所需流速和背壓下運行,但存在一個經常被忽視的事 實,即典型HPLC配置的柱外擴散相對大于這些UPLC SEC色譜柱所產生的峰體 積,導致觀察到的峰分離度明顯降低3 。柱外擴散可以看作是樣品在通過不含色 譜柱的LC系統(tǒng)流路時發(fā)生的體積增加現象。
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統(tǒng)性評估SEC粒徑、色譜柱柱長和內徑以及LC系統(tǒng)柱外擴散對mAb的HMWS和LMWS的分離度的影響,文中所述 基本原理適用于其它蛋白質的SEC分析。此外,還將演示系統(tǒng)擴散對LMWS的檢測下限和定量結果可靠性的不良影響。綜上,提供與 Waters™ LC液相色譜儀器兼容的色譜柱的選擇建議。
測定系統(tǒng)擴散:色譜分析的一條基本原理是:色譜柱以外發(fā)生的柱外擴散或柱外色譜峰/譜帶展寬始終會對分離度造成不良影響。在許多蛋白質和肽的 梯度分離(例如反相和離子交換)中,分析物在上樣條件下與固定相強力結合,并在柱床的頭部重新濃縮,然后開始梯度洗脫。這些梯度分 離方法,能夠大程度削弱甚至消除柱前譜帶擴散造成的不良影響,使分析人員的主要關注點轉向峰從色譜柱洗脫后發(fā)生的擴散。與此 相反,在理想的SEC分離中,蛋白質樣品和SEC顆粒表面不發(fā)生結合。對于SEC分離的實際情況是,柱前擴散與柱后擴散一樣會降低分離 質量。因此,評估樣品在通過不含色譜柱的LC系統(tǒng)后體積和曲線的變化可能十分有用。
柱外擴散(系統(tǒng)譜帶展寬)的測定已得到廣泛研究。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本應用紀要的姊妹篇《評 估LC系統(tǒng)擴散對體積排阻色譜分析蛋白的影響》 (沃特世應用紀要,部件號:720006337ZH),其中 更全面地討論了系統(tǒng)擴散及其測定,并額外展示 了有關柱外擴散對SEC分離影響的實驗。本文測 定了5σec擴散體積(根據4.4%峰高處峰寬),如圖1 所示。從圖2所示擴散曲線可見,柱外擴散峰不對 稱(曲線存在明顯的拖尾或偏斜),因此峰寬測定位 置越接近基線,受峰拖尾的影響可能就越大。因 此,選擇使用4.4%峰高處峰寬來測定5σ峰值雖然 有些武斷,但這是大多數常用色譜數據系統(tǒng)(例如 Waters Empower 3和Agilent ChemStation)所提 供的峰高百分比處的峰寬。通過在色譜柱入口 側增加樣品定量環(huán),ACQUITY UPLC H-Class Bio系統(tǒng)上發(fā)生的各種柱外擴散情況如圖2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