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工儀器網(wǎng)手機版
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今日焦點 Today's Focus
查看更多+-
就等你了!“煤化工行業(yè)分析檢測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線上會議”報名開啟
2025年5月9日14:00,化工儀器網(wǎng)積極響應行業(yè)需[詳細]
最新產(chǎn)品 Latest productS
查看更多+
科技經(jīng)濟實力差距主要體現(xiàn)在創(chuàng)新能力上。提高創(chuàng)新能力,必須夯實自主創(chuàng)新的物質技術基礎,加快建設以國家實驗室為的創(chuàng)新基礎平臺。國家實驗室整合和優(yōu)化優(yōu)勢科技資源,實現(xiàn)了我國科技人才、平臺、經(jīng)費等科技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科學使用,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國家科技競爭力和話語權。
參加2018年度工程領域評估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 | |||
序號 | 實驗室名稱 | 依托單位 | 主管部門 |
1 | 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北京理工大學 | 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 |
2 | 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華中科技大學 | 教育部 |
3 | 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西安交通大學 | 教育部 |
4 | 電力系統(tǒng)及大型發(fā)電設備安全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清華大學 | 教育部 |
5 | 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西安交通大學 | 教育部 |
6 | 鋼鐵冶金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北京科技大學 | 教育部 |
7 | 高性能復雜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中南大學 | 教育部 |
8 | 工業(yè)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大連理工大學 | 教育部 |
9 | 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北京交通大學 | 教育部 |
10 | 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大連理工大學 | 教育部 |
11 | 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上海交通大學 | 教育部 |
12 |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 中國科學院 |
13 | 機器人技術與系統(tǒng)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 | 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 |
14 | 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| 重慶大學 | 教育部 |
15 |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| 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 |
16 | 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西安交通大學 | 教育部 |
17 | 機械系統(tǒng)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上海交通大學 | 教育部 |
18 | 機械制造系統(tǒng)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西安交通大學 | 教育部 |
19 | 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(tǒng)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浙江大學 | 教育部 |
20 | 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| 重慶大學 | 教育部 |
21 | 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華中科技大學 | 教育部 |
22 | 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清華大學 | 教育部 |
23 | 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天津大學 | 教育部 |
24 | 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浙江大學 | 教育部 |
25 | 汽車安全與節(jié)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清華大學 | 教育部 |
26 | 汽車車身先進設計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湖南大學 | 教育部 |
27 | 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吉林大學 | 教育部 |
28 | 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西南交通大學 | 教育部 |
29 | 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華中科技大學 | 教育部 |
30 | 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中國礦業(yè)大學 | 教育部 |
31 |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(tǒng)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| 重慶大學 | 教育部 |
32 | 數(shù)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華中科技大學 | 教育部 |
33 | 水力學與山區(qū)河流開發(fā)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四川大學 | 教育部 |
34 | 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天津大學 | 教育部 |
35 | 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清華大學 | 教育部 |
36 | 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河海大學、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| 教育部 |
37 |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武漢大學 | 教育部 |
38 | 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同濟大學 | 教育部 |
39 | 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 | 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 |
40 | 新能源電力系統(tǒng)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華北電力大學 | 教育部 |
41 | 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華南理工大學 | 教育部 |
42 | 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| 中國科學院 |
43 | 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東北大學 | 教育部 |
參加2018年度材料領域評估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 | |||
序號 | 實驗室名稱 | 依托單位 | 主管部門 |
1 | 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武漢理工大學 | 教育部 |
2 | 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吉林大學 | 教育部 |
3 | 發(fā)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華南理工大學 | 教育部 |
4 | 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中南大學 | 教育部 |
5 |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四川大學 | 教育部 |
6 |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| 中國科學院 |
7 | 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| 中國科學院 |
8 | 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中山大學 | 教育部 |
9 | 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浙江大學 | 教育部 |
10 | 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武漢理工大學 | 教育部 |
11 | 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西安交通大學 | 教育部 |
12 | 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上海交通大學 | 教育部 |
13 | 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山東大學 | 教育部 |
14 | 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西北工業(yè)大學 | 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 |
15 |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東華大學 | 教育部 |
16 | 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北京科技大學 | 教育部 |
17 | 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 | 清華大學 | 教育部 |
18 | 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|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(tǒng)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| 中國科學院 |
19 | 亞穩(wěn)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| 燕山大學 | 河北科技廳 |
20 | 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| 北京化工大學 | 教育部 |
21 | 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| 華南理工大學 | 教育部 |
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
查看更多+-
浙江省科技廳擬啟動“新苗”應用基礎研究項目 加快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新人才
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發(fā)布《浙江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“新苗”項目試點工作方案》,支持高校開展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項目。2025-05-06 09:36:17 -
錦維生工亮相SBC2025 展示國產(chǎn)高端生物反應器創(chuàng)新成果
錦維生工亮相第三屆合成生物學產(chǎn)業(yè)博覽會,展示其自主研發(fā)的高端生物反應器。其設備以智能化控制為核心,支持全自動運行、遠程監(jiān)控及多設備...2025-04-10 14:16:28 -
墨格微流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(yè),也是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首家孵化企業(yè)。公司致力于融合傳統(tǒng)墨家工匠精神和現(xiàn)代科學創(chuàng)新精神,打造國際...2025-03-26 08:40:59
-
3月4日,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、中國科學院聯(lián)合編制了《高性能生物反應器揭榜掛帥任務榜單(征求意見稿)》。其中,任務榜單涉及微生物平行生物...2025-03-05 09:57:14
-
助力實驗室產(chǎn)業(yè)創(chuàng)新能力提升,《廣東省實驗室建設管理辦法》(征求意見稿)發(fā)布
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發(fā)布了《廣東省實驗室建設管理辦法》(征求意見稿),旨在進一步規(guī)范和支持本省實驗室的建設、運行與管理。2025-03-03 12:00:27 -
項目名稱:全自動綜合化學反應光譜檢測系統(tǒng)采購項目,項目編號:0729-244OIT320180/09,招標范圍:全自動綜合化學反應...2025-02-17 11:37:52
版權與免責聲明
- ①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化工儀器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(wǎng)絡有限公司-化工儀器網(wǎng)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化工儀器網(wǎng)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②本網(wǎng)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(非化工儀器網(wǎng)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-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